当前位置:主页 > 代理记账 >
公司办理社保,【教你一招】18个薪酬问题大汇总
发布时间:2019-11-08 15:46

公司办理社保

薪酬是把双刃剑,用的好会激发员工斗志,用不好会伤了员工士气。


我们都想用完善的薪酬结构,实现员工心理满足与企业目标双赢的目标。
但常常遇到员工因为对工资不满而频频离职的现象。
如何才能激发员工最大限度发挥工作潜能,调动员工积极性?
如何才能让企业薪酬更富竞争力,吸引留住人才?
这需要我们HR从每一个小细节去完善公司的薪酬结构。

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在薪酬结构设计中经常遇到的18个问题以及对策。 




1哪些内容可以在工资条中显示



基本工资、职务工资、各类岗位补贴、加班费、保密工资、提成、奖金等



2如何设计薪资结构,怎么建立宽带薪资



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:

A.成立薪酬委员会;

B.工作分析;

C.价值评估;

D.岗位分层级;

E.选取标杆岗位并计算薪酬等级;

F.设定年薪和月薪;

G.设置月薪五级工资制;

H.置固定工资、绩效工资。



3如何通过薪资激励调动业务人员积极性



企业的提成法有很多种,可根据公司不同的运营状况选择提成办法,首次提成法、菲尔德1菲尔德2薪酬法都可以作为参考。

切记,选择前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公司的状况,不能盲目设置和实施!



4工人的绩效应占整体工资的百分之多少?



工人的绩效工资分两种,一种是工时制,一种计件制.

工时制:绩效工资设置在20-30%比较合理;

计件制:类似营销的岗位,绩效工资的比例可以超过60%以上。



5工资间宽应该设多少比较合理?



在薪酬体系建设过程中,通过岗位价值评估,分出层级。

确定月薪的时候可以按照每个岗位采用5级工资制,等级与等级之间幅度一般在10%-15%之间,12%为中间水平。



6绩效工资是归纳在工资里还是工资外



一般情况下是不可以固定工资直接转绩效工资的。

企业推行绩效考核,意味着薪酬成本的增加,同时也可能带来效率的增加。

可以在原来的固定工资里抽取很小的部分,然后额外增加一定的比例共同作为绩效工资。员工考核得到60分,至少可以保证原来的工资不会少,超出60分以上,就可以拿到额外的增加的部分工资!



7宽带薪资怎么在传统企业中有效施行?



A.做好详细的工作分析;

B.做好岗位价值评估(可以明确贡献值)

C.明确职位晋级和晋升标准 、定期考核,用事实说话。



8公司和员工之间如何找到薪酬平衡点呢?



要么给钱,要么给爱……钱少的多关怀,钱多的时候也可适量关怀。

薪酬是两个部分,薪=薪水,酬=爱



9老员工抱怨薪资比不上新员工怎么办?



建议如下:

A.健全公司的薪酬体系;

B.明确岗位晋级的标准,制定好考核指标,定期考核;

C.每一个匹配的薪酬和职位晋升等级挂钩;

D.新入职员工不能采用谈判薪酬,要按照薪酬体系来执行



10销售人员的薪资比例如何设计比较好?



建议根据销售人员的不同类型设定:

30%左右的固定薪资,60%的绩效工资,然后加额外的奖金和提成。

或60%左右的固定薪资,30%的绩效工资,然后加额外的奖金和提成。



11薪酬设计上要注意哪些误区呢?



A.同岗同酬?岗位也要有级别区分,级别不宜过多;

B.薪酬无上限?完成任务的同时避免纯粹按比例考核,上有封顶可避免成本过大;

C.无止损线?纯粹的按任务完成率来考核是不行的,要有保底线。



12如何通过薪酬杠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?



薪酬的核心在于薪酬设计要和员工的期望值匹配

员工努力一下,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,而且公司要明确告知和薪酬等级匹配的晋升标准。



13薪资调查效果并不好,怎么办?



薪资调查结果不存在好与不好,调查结果只是作为参考依据。

让企业知道当前的企业薪酬水平与调查结果的差距,实际薪酬等级设计师要结合企业运营状况。



14创业公司加薪幅度频率如何控制?



创业型的薪酬表一般情况是选择行业中小薪酬水平的。

调薪的是难免的,幅度可以稍微小一点(相比同行),多一些精神鼓励和刺激,甚至股权、期权激励均可。



15如何将职位评估结果跟薪酬很好结合?



职位评估是做好薪酬设计的一个步骤。

换句话说,如果职位评估不准确,那整个薪酬体系就没有意义,并且不能执行。

建议采用点值法,从组织影响、任职资格、管理职能、职责范围、问题解决、环境条件等方面进行评估。



16做年度人工成本预算时的重点要素?



A.结合公司年度战略规划做预算 

B.薪酬调查数据 

C.企业当前薪酬数据及浮动数据



17薪酬设计上要注意哪些误区



这里有个薪酬设计十大误区:

1、 销售递增提成制;

2、同级同薪制;

3、经理只发团队奖金制;

4、目标设定限制提成制;

5、固定工资转绩效工资制;

6、完全固定薪资制;

7、无限工龄制;

8、大包制(部门负责人全权负责);

9、老板限薪强压制;

10、个体另给红包制;

11、年底红包法.



18未来薪酬设计有没明确的发展方向?



公司可以成立薪酬委员会,商量对策。包括管理人员、财务人员、员工代表、HR。

来源:儒思HR人力资源网


公司办理社保